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7|回复: 0

哈巴雪山,人生的第一座雪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6 1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or ''}

队员陈碧芳写的特别走心的游记

仔细阅读

好像又回到了曾经的凌晨

当天空黑暗,当气温失常

只有满怀的激动与忐忑

我们沉默地走着

等着天光大亮

直到路的尽头

/已获授权-转载自“小Yo”于2016年6月攀登哈巴雪山游记/

◆  ◆  ◆  ◆  ◆

雪山于我而言并非完全陌生,在我登上哈巴之前我这样认为。

小时候家住农村,最记得冬天早晨推开门刹那间的惊喜,白茫茫一片,于是作文要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用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银装素裹,因为我极爱冬天也爱上那一片雪白。

去外婆家是需要翻过好几个山头,平时很少走动,只是过年时是必须要行拜年礼的,那时的冬天用冰天雪地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山路陡峭之余还得一路踩着积雪往上爬,到现在我也不得不佩服自己当时是怎样做到的。

这是儿时纯粹的对雪的理解,对“雪山”的理解。后来渐渐的已经看不到雪了···

去哈巴并非在今年旅程之内,只是看过微信链接,两眼放光,默念:必须得去。

真正的行走要从哈巴村说起,2800多米的高度倒没有任何不适,只是被告知接下来有三天没法洗澡这个”噩耗”时还是需要时间消化,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也不是过于矫情的人,即使矫情,为了小命也只能作罢。

浓雾散开,光照下我竟能看见哈巴雪山,还有那被许多人踏过留下的雪印···我感觉它离我那样近···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

第一天哈巴----黑海徒步近8小时,沿途全是崎岖难行的山路,也不是没走过山路的人,可这一趟走下来倒真是精力耗竭,一路除了谨慎着脚下的滑坡外还得避开随时可能黏附在身的吸血蚂蝗,更得时刻调整呼吸,担心高山供氧不足,还得靠着露餐饱腹,维持走到营地的能量

(到现在还对沙琪玛和士力架等一众零食有着深深地眷念和恐惧···哈哈)

[size=13.3333px]

黑海营地帐篷的一晚吃喝拉撒全部露天解决,所谓是和大自然来了个亲密接触,不少同伴开始高反,我却出奇的来了精神,一大袋开水泡过的米饭下肚,在别人眼中被迫充饥倒成了我的山珍海味,只是这雪山下的帐篷真没法将我捂热,第二天也只能硬睁着一晚未合的眼开始新的徒步了,好在强度不比想象中的大,虽是刮风下雨飘雪一样没纳下,却贵在路程缩短为昨天的一倍,而且高原的天气总也让你相信下一秒就会是晴天···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

[size=13.3333px]

4100米的哈巴大本营比原本想象中的”豪华”许多,可能是住过了帐篷,吃过了露餐,看到房顶/瓦片/烟囱时真比见了亲人还开心,总算有机会吃回在油锅里翻炒过的菜,睡回木架支起的床了。

哈巴雪山,我离它越来越近···

[size=13.3333px]

凌晨1:00,起床,穿戴装备准备出发,同行的两位伙伴却告知高反严重,只能留在营地,倒不是因为一个人害怕,只是心里没了底,便开始张罗着找团队里其他可以同步的人,一行人不少,我便努力往前挤,跟着大部队进军。

最初还能听到说话声,大口喘息声,后来似乎都被呼呼的风声淹没了,夜格外黑,偶尔在上空冒出的星星点点慰籍了我

最初拼命跟着大部队走,跟着那几个熟悉的身影走,走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懊悔了,雨衣穿在身上太闷,已经开始出细汗,谨记教练说:热了脱,冷了就穿,对于菜鸟级的我听话是王道,别让自己出汗,更得当心还没爬几步就失温了,唯有无奈停下,脱掉雨衣,整理好装备,再往上时已经不见了任何熟悉的身影,不过团队人都不少,只要旁边还有光还有脚步声就安心许多。

我不知道走的究竟是怎样的一条路,因为旁边的什么也看不见,也无心去看,只是一直专注在自己当下的每一步,任凭雪雨风吹。

当时的信念就是我不能掉队,就算知道后面一定还有教练收尾,我也告诉自己别掉队,走在前面总不会错。

那最没有光亮的一段,什么也看不见的一段,如果停下来了一定也会有人将我安全送达营地,只是那样,我眼和心所能见能感的也就只有那呼呼的风雨声和无尽的黑夜了,最多也就是和大家同行那一段的美妙和煎熬···

我当然是选择继续前行的,也是在自己身体和心理完全接受的情况下,不记得走了多久,终于看到了一片雪白,眼前也亮了起来,快到雪线了,雪山徒步才刚刚开始!

[size=13.3333px]

换好冰爪,收拾好装备,哈巴雪山我好像已经能看清它的全貌···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形容,那一定是”虐”,雪越来越深,冰越来越厚,所有人都分散着踩着自己的节奏走,顾不了身边的人的脚步,心里默默想着每走50步停一次,40步停一次,最少不低于30步,大口喘气让我越加呼吸不畅,我尝试着深吸,慢慢吐气,努力调整自己的每一步每一次呼吸,好在即使走到5000米处也没有高反现象,不知道是否应该归功于平时的“自虐”呢?

[size=13.3333px]

开始陆续碰到下山的人,第一次有人鼓励我:加油,很快就到了。我以为很快真的是很快,结果过去了许久又不断有人告诉我:加油,很快就到了!

我才明白,这里的很快除了给我动力和信心之外,根本无法作为时间多少和距离长短的考量,路在脚下,每一步的艰难都得自己走,每一个结点都需要自己跨过。

我也尽量尝试踩在前人走过的脚印上,即使认为这样是最可靠的,还是偶尔会踩踏陷进去,再用力将脚抽出来,当然,这样做耗费的精力比你自己不断踩在新的雪地上,随时面临陷进去的危险要轻得多,只是谁是第一个踏出脚印给了我们指引的人呢?他有过多少次的尝试又摔倒过多少次?自然是不得而知的了···

[size=13.3333px]

终于到达顶峰,天气并没随人愿让我看清哈巴的全貌,周围除了雪白还是雪白,幸好有一块标注着哈巴雪山5396米的标志让我相信我是真的登顶成功了,来不及欣喜欢呼雀跃,身体也不允你这样做,一张照片的时间我就必须得下撤,因为浓雾来了,很快就会看不见前面的路,辨不清方向。

[size=13.3333px]

有句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虽然并不认为上山容易,但后半句是绝对应验了,下山时几乎是滑行了一段,体力终于不支,不得不停下来补充能量,只走了一小程天气便越发恶劣,浓雾完全遮挡了视线,好在下山是一直有向导在的,不然在这浓见度不到十米的地方哪边是悬崖,哪边是冰缝,哪边是路定是分不清的了。

连滚带爬的到了雪线,以为可以喘口粗气,却很不识趣的下起了雨,再赖着不想动也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往山下赶,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断定这雨定会很快过去,这次决定不轻易将雨衣套在身上,等到熬不住的时候冲锋衣都已经被雨水浸透了,没曾想前几个小时的经验在现实面前就变成了废纸一张。

再往下走遇到曾在广州结伴同行的伙伴,躺在地下已是全身乏力了,可能是我包裹的太严实,他也没能认出来,好在队医都在,而我除了给一句关心的问候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扭头快步往山下走,后来问起他是怎么下山的?不还是得自己挣扎着走下山,说是在那样的情境下谁都帮不了你。

走到最初上山的石板路时我后背发凉,光秃秃的石板路往上看根本没有尽头,这一路走下来有悬崖,有峭壁,幸而出发时是晚上,若是白天,有光照着,这一条看着没有尽头的路我究竟敢再往上走吗?

看得见的心理的恐惧恐怕更能让我望而生畏吧?

那这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是还没走就被自己吓破了胆的呢?

这样一想倒觉得好笑了,人总是习惯了制造各种恐慌和担忧去让自己受惊吓,看见的看不见的,未知的,已知的···

从来就没有什么石板路阻碍你,阻碍你的是你内心的恐惧。

但我佩服那些离顶峰还差100米都舍得放弃的人,无所谓登顶成功,因为于他们而言这已经是自己的胜利了,世俗认定的成功不可用你最宝贵的东西来博,何况那可能是命,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最清晰的认知,他们懂得何为放下何为舍得···

那一段能看到大本营的路总觉得走了好远好远,一个人,什么也不敢想了,只想赶紧有口饭吃,有张床躺着,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便好···

一路从凌晨2:00到下午15:00不敢停歇的脚步终于回到了大本营···

不得不承认雪山于我而言是陌生的……

[size=13.3333px]

其丨他

登山前的准备工作是必须得做的,无论装备或者身体素质,这次纯属菜鸟行动,最初报的还是徒步线,是去到临时起意要登顶,所以装备并不齐全,差点因为没有雪镜而留在大本营了,好在团队里的伙伴贡献了多余的一幅雪镜,才能让我有机会去顶峰虐这一遭。另外想说哈巴村真的挺美,人也很淳朴,除了徒步登顶的感受难忘之外,这次团队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经历似乎都刻得很深。丽江是第二次去了,丽江骑行也是第二次,心境和感受全然不同····找个时间再写写叨叨吧····

有人说登雪山,有了第一次就再也止不住了,既然如此,就来年再见吧!

◆  ◆  ◆  ◆  ◆  

路在脚下

每一步的艰难都得自己走

每一个结点都需要自己跨过

[size=13.3333px]




{ o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旅行者精英群
143645543 周一至周日:不定时通过

徒步网由一群喜欢户外的驴友共同建立的一个驴友论坛。我们推崇自由的旅行方式,用双脚丈量世界!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0-2019 徒步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徒步网 ||关于我们

GMT+8, 2024-4-28 06:12 , Processed in 0.021634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