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徒步网 首页 教程 户外知识 查看内容

墨脱攻略

2011-11-11 18:59| 发布者: 野蛮人| 查看: 4790| 评论: 0|来自: 马蜂窝

摘要: 公路 现在去墨脱还是比较艰难的。1993年这里曾经短暂通过一段时间的车,但除了给墨脱县城留下一辆再没有开出去的汽车外,塌方、泥石流依然如故。一般来讲在每年的十月份是进入墨脱的好季节。  适合旅行的路线有 ...
购物

乌木筷子 
       石窝和一把乌木筷子,这是墨脱县唯一能生产加工的商品了身处大山深处的墨脱人至今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仍然沿用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维持生计,过着贫穷的日子。用皂石打制的石锅和乌木制成的筷子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运出大山的物品。   门巴竹编         门巴人居住地多树多竹,门隅腹心的达旺一带的竹器编织业比较发达。竹编品中以一种叫“邦穹”的织品最为有名。邦穹需要红、黄、蓝、黑等颜色的几百根细蔑编织,图案是细密多变的几何图案。


装备
在大峡谷和墨脱一带旅行,一般需要很精良的装备来应付你将面对的严酷考验。当然这些还只是旅行装备,你如果还准备进入雅鲁藏布江加拉以北或甘代西兴拉以西的话,那是应该可以叫作“探险”的活动了,你就该准备更精良更昂贵的探险专用设备,这就不在本攻略的范围内了。

鞋(绑腿、手杖)

因为在大峡谷地区全部旅程都是要靠你的双脚来完成的,因此保护你的脚就相当于保护你自己的生命一样,一双好鞋也就成为装备中的重中之重。

很多人推荐在大峡谷内旅行最好穿帆布面的军用胶鞋,但这还是要看你在什么样的季节里进入大峡谷地区。

在每年的雨季,进峡谷的许多路上严重淤水,路面上几乎全是烂泥浆,还有严重的泥石流和滑坡,很多时候你的双肢脚会陷进上述的麻烦里,甚至泥石流沟里的泥浆有时会一直漫到腰部,这样的时候穿什么样的鞋其实是无所谓的,那么“军胶”的轻便,灵敏和廉就成为你最好的选择了。另外,在雨季里行走墨脱路,双脚其实大部分时间是泡在湿漉漉泡满水的鞋子里的(这也是许多人在雨季里走过后掉脚趾甲的原因之一),“军胶”的帆布面料既贴脚又使水的进出很方便。它的缺点是脚底的那层胶底太薄,感觉跟没有似的在墨脱那些遍布碎石的山路上常常会硌得你以为自己是赤脚踩到了石头上。这样的一天下来,脚掌心会痛得让你龇牙咧嘴。

在雨季结束后的8-10月,山路的路况会稍微有所好转,泥石流和路面淤水情况不太严重了,这种季节穿高帮徒步鞋是最舒服的。它一般都有很厚的耐磨鞋底和齿纹很深的防滑纹,在泥土路上一般有较好的防滑效果,当然你要一脚踩到了光溜溜还长着青苔的石头上,该摔还是会摔的。高高的厚实的鞋帮可以起到稳定和保护脚踝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硬底可以帮你抵御路上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对脚掌的冲击,相对“军胶”来说穿这样的鞋是很舒服的。

无论是穿昂贵的高帮徒步鞋还是廉价的“军胶”,有一副绑腿都是很有必要的,它之于鞋的作用好像是“咖啡伴侣”之于“咖啡”,另外在蚂蟥和蛇很多的时候,它可以给你一些安全感。

你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在手上拄一根棍子,除了爬山时可以借力以外,还可以用它来挑开横卧在路上的蛇。不一定要和昂贵的所谓登山手杖,随便在路上就能找到一根结实的木棍。木棍的好处之一是你可以在爬上诸如多雄拉山口后将它插在山口留作纪念,和那些同样被人用过后留在山口的木棍组成一道蔚为大观的“打狗棍大阵”。

特别提醒:鞋子无论贵贱,双脚都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你不是常在城市里背着几十斤重的背包去买菜,上班,挤公车那类人,一般在山路上走上两天后脚上都会打起水泡。不打紧,只需要找根针或者就用刀尖将水泡刺个眼将里面的水挤出来就行了,过两天那些水泡就会不见了,但最好不要将整个水泡撕破,那会让你走路时痛得如砧板的。

无论什么时候感觉鞋里进了小石子或沙土,都要马上把鞋脱下来进行清理,不然你的脚很容易就被那些小东西给磨烂,也许你计划许久,准备周详的墨脱行就会毁在这些小东西上了。脚面被磨烂后很难走路,如不采取措施容易引发脉管炎,那就麻烦了。处理方法是首先保证不要再走路,其次可以涂以绿药膏之类的药,当地人的处理方法是将老猪油(放过一两年的猪油,可能是水分已排尽)用火烧后趁热涂在脚面烂处,较为痛苦。而且等脚面长好后也很难再走太长的路,即使倍加小心也容易再次磨烂。所以要预防为主。

扎绑腿也是门学问,太紧双腿很快就会疲劳,太松则起不了什么作用,并且走一会儿以后它就会改了名叫作“王大娘的裹脚布”——松松垮垮又“臭”又长。所绑腿时最好是站着扎,让双腿感觉松和紧是否合适。

服装

在大峡谷地区旅行,因为气候很暖和不用带那些很厚的衣物,长短袖体恤最多加一件抓绒足矣。无论是否是雨季进入大峡谷墨脱地区,一件防雨性能优良的外套是无论如何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排汗性能良好的内衣也是很有用处的。

至于很多人喜欢用的那种纸内裤,虽然在泥里、水里挣扎一天全身湿透下来后,腰上可能就只剩一橡皮筋儿了,但总比第二天还接着穿那些湿漉漉的棉质内裤要好吧。

帐篷

由于大峡谷地区特殊的气候,帐篷最选择那种强调透气、防雨和也防蚊虫性能良好的所谓丛林帐篷,对于帐篷的防风和保温性能倒不用过多考虑,同时一般这种丛林帐篷的重量也是较为轻便的。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帐篷内层的防蚊虫尼龙网眼是无法挡住无孔不入的库蠓的,除非是布帐。

睡袋

除了极个别地方比如多雄拉山脚下的拿格气温较低以外,大部分可以搭帐篷露营的地区都不需要很厚的睡袋,一般的多孔3M棉睡袋就可以了。

药品

如果准备在大峡谷地区呆较长的时间,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条件准备药品。有条件的话应该在旅行出发前准备一些防热疟疾的药品,另外还要准备一些治疗蛇伤的药品,比如“季德胜”蛇药一类。这种药品不一定是在被蛇咬后才有用,毕竟能被蛇咬一口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这些药品有时还可以治疗毒蜂一类毒虫的咬伤。这类特殊药品的西藏都不太好买到,需要在你出发的城市里先准备好。

被“大峡谷第一猛虫”——蚂蟥咬过后无须治疗,伤会自愈。它咬人很温柔又不痛,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它爬到身上吸血时不要强行将它拉出,否则,蚂蟥的吸盘会断在皮内,容易引起感染。正确的方法是:用手在蚂蟥吸附的周围轻轻丘几下,或者用醋、白酒、盐水、烟水、清凉油等涂抹在蚂蟥身上,蚂蟥即可自行脱出。蚂蟥掉下后,用干净手指或纱布按住伤口,1-2分钟后出血可停止,然后在出血点处涂紫药水或碘酒,也可以用纱布包扎患处,注意勿让伤口着水,以免引起感染。

让人头痛的倒是草虱,又叫竹虱,它咬人时是毫不客气的,一口下去你刚发出“哎哟”一声,然后再看人家就已经马头都扎进肉里去了,只留一个扁扁圆圆的腹部在你的身体外边,盾起来倒好像是自己身上冒出来的一片肉。拔它出来也须小心,一不留神把它头拉断留在身体里你就麻烦大了,需要用小刀将自己“亲生”的肉划个口子,再将那玩意儿从肉里挑出来!

在峡谷里的门巴、珞巴人家里住宿,很少有能逃过库蠓和蚤类叮咬的,多带清凉油和风宝贝。不嫌麻烦的话,你就带瓶杀虫剂吧,睡前喷洒一下,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了。

指南针

如果你只是按常规路线进入大峡谷和墨脱县城,GPS一类的东西可以不用,一个性能良好的腕带带式指南针就可以了,大不了最多再带一个62型军用指南针,另外防水防摔的手电或者头灯也是必需的,还要带足够的电池。

有一种国产多功能军用水壶在走峡谷的旅程用非常实用,既能装水,外带的饭盒还可以烧水煮饭 ,并且价钱便宜,丢了也不心痛。

可准备一些文具送给当地的孩子,或准备一些内地的香烟送给当地能为你提供帮助的人。

另外,记得带上足够的钞票,不要奢望有什么取款机或是邮局可以汇款,就是换零钱也很困难。墨脱的物价奇贵,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扎绑腿也是门学问,太紧双腿很快就会疲劳,太松则起不了什么作用,并且走一会儿以后它就会改了名叫作“王大娘的裹脚布”——松松垮垮又“臭”又长。所绑腿时最好是站着扎,让双腿感觉松和紧是否合适。

怎样对付蚂蟥
1、蚂蟥是天生的吸附高手,吸盘可以牢牢地吸住任何材质的衣服,而且速度极快,极其擅长钻营,有一点缝隙就可以钻进去,因此着装很重要:首先袜子的缝隙一定要小,长筒运动袜比较好,可以套住裤腿;冲锋裤被实践证明是中看不中用的,蚂蟥甚至会从拉链的缝隙中钻进去,所以一条没有缝隙的长裤是很重要的;牛仔裤也是不错的选择;冲锋衣在下雨天是必备,用雨衣会死得很惨,由于雨衣一般都很长,甚至会拖到地面,蚂蟥们就会顺着雨衣的内侧外侧蜂拥而进,特别是内侧进来的无从防备;如果不下雨穿短袖是明智选择,可以随时观察手上的敌情。

2、蚂蟥一般都用吸盘附着在低矮植物的叶片上,另一头作360度旋转,一旦有物事过来就迅速搭上去,所以走路的时候尽量靠在中间,不要在草丛中停留,如果不小心摔倒在草丛里,一定要仔细检查后再走,下雨天更不要停留。

3、在脚踝附近涂上一圈风油精或万金油或大蒜液,好像蚂蟥不太喜欢这些味道,另外,用烟油涂在鞋的四周,蚂蟥一般都会避开,烟油就是抽烟斗后在烟斗里留下的褐色油膏状物质。烟油搞不到,可以用烟头泡过的水,越浓越好。在宿营地周围还可以用泡过的水圈一块防蚂蟥和蛇的无形屏障。

4、带上一小袋食盐,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发现蚂蟥后,撒上一点食盐,这恶心的玩意会在30秒内化为一摊血水。
5、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事先用浓盐水浸泡袜子和裤脚,晾干后穿上,蚂蟥肯定会忧郁而死。
6、对付小股部队的蚂蟥,可以用打火机和香烟来烫死,也作为行军休息时候的娱乐活动。
7、防蚂蟥终极大法:不要在下雨天在蚂蟥区旅行!不要去蚂蟥区旅行!
8、防蚂蟥变态招:去买一套潜水服穿上!(依此类推:在身上裹保鲜膜等……)

关于下毒
门巴人认为只要把别人毒死了。他的运气便会随之转到自己身上。因此不能吃门巴人的东西和喝他们的水。话说回来,门巴人也是热情洋溢的,有些带一桶玉米酒赶路的门巴人会请你喝酒,这种酒一般不会有事。保险起见,等他喝一口后再喝,要提醒的是酒量太差就不要逞能,晕乎乎地过塌方是很危险的。
最佳旅游时间
大峡谷地区地势险峻,进入位于“莲花圣地”腹心墨脱县的你将要面对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及其余脉的崇山峻岭,所有的进山之路路经的山口都会在每年的11月下旬至来年6月期间被皑皑冰雪所覆盖,山路会被积雪的冰盖所掩埋,冰面间暗藏的冰裂缝、冰溶洞和骤然而至的暴风雪、低温等恶劣的气候条件还有迷路、滑坠等都将是你面临的危险。因此,在这样的季节里进大峡谷,夸张点儿说:想死得快的话,这是进大峡谷最好的季节。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每年其余的季节里就可以无忧无虑地进入大峡谷和墨脱,得根据你选择进入的路线来具体分析。一般来讲在每年的10月份是进入墨脱的好季节,这个时候雨季已经结束,冬季还没到来,深秋时节山林里植物果实丰富,无论大小动物基本上“衣食无忧”,蛇类和那被炒作成“大峡谷第一猛虫”的蚂蟥也较雨季少了许多。当然不能排除在你进去的那年运气衰,恰好雨季延期或冬季提前到来!

实用信息

交通

现在去墨脱还是比较艰难的。1993年这里曾经短暂通过一段时间的车,但除了给墨脱县城留下一辆再没有开出去的汽车外,塌方、泥石流依然如故。一般来讲头年11月10日来年6月10日,期间不宜去墨脱,因为下雪会封山。6月中旬以后就可以了,但最好避开7-9月的雨季,因为雨季蚂蝗多,路难走,10月中旬走最好,还可以看到南迦巴瓦峰。

适合旅行的路线有两条:

米林县派乡—多雄拉山口—拿格—汗密—阿尼桥—背崩乡—墨脱”,这是目前进入墨脱县最为常见和安全系数最高的线路。

波密—嘎隆拉山口—62K—80K—108K—113K—墨脱”,这条路就是当年国家倾巨资修建的波—墨公路。

一般来说,都是从前一条路线进墨脱,后一条路线出墨脱

食宿

由派镇进墨脱,沿途的拿格、阿尼桥、汗密、达一洞、背崩等地一般都会有山民出售方便面、饼干、罐头一类方便食品。不过这指的是开山运输季节,一般在封山前夕比如说10月中下旬左右,有些山民就会收拾自己的东西回家去了,空留几间破烂的木棚,比如拿格、阿尼桥、达一洞等处是这样。

唯一有饭馆的地方是墨脱县城,但物价高昂,因为所有东西都是靠人背、马驮进来的,一份有些肉的炒菜价格一般在40元左右让人咋舌。进入大峡谷地区,最好自己能带一些能迅速补充体力的东西,比如说压缩干粮、葡萄糖、奶粉、巧克力、方便面等等。由波密进墨脱,80K、100K和113K都有很多简陋的小商店出售方便面、饼干、罐头一类方便食品,你也可以和借宿的老乡搭伙吃饭。

由派镇进墨脱,拿格和达一洞都有山民搭建的简陋窝棚,有通铺可以住宿。汗密兵站有一间很大的空屋也可以住宿,只要你自己带有卧具。汗密一直到阿尼桥前的山路都崎岖不平,很难有搭帐篷的平地,只有赶到阿尼桥,那里有可以住宿的简陋窝棚,你还可以在桥头前的空地上搭帐篷住宿。上术地方除兵站外都是要收费的,一般住宿收费是每晚5-10元/人,兵站有时是免费住宿的,要看你的运气了。

背崩乡的部队是不提供食宿的,你可以自己找地方搭帐篷,也可以住在背崩乡乡政府招待所。在墨脱县城一般住县政府招待所,收费10-20元/人。

波密到墨脱线路,一般带K字的地名都有人居住,可以去商量借宿。另外也较容易找到搭建帐篷的空地。

证件

边境通行证应在户口所在地办理,在拉萨临时办证几乎不可能(除非有好友在拉萨工作),在八一办也很难,没有把握。

以前查验通行证是在鲁霞附近,冈嘎到派的公路上有武警设卡。

从派乡进墨脱在汉密兵站守兵有权查验证件,但并不设卡,所以如不住在兵站里,或过汉密时不停,则往往没人查证。

解放大桥白天有岗,清晨与傍晚撤岗,哨兵住桥头堡,往往撤岗后没人查证,六七月较松,八月以后查的紧些。

县上公安局的可能会查证件,其他人一般不管。

做生物考察要有拉萨西藏林业局的正式介绍信,否则路上或在县上碰到县林业局的人会查收标本,办了正式介绍信的也要收取资源管理费,有时连胶卷也查收,但如遇不上林业局的则没人管。

从波密进出墨脱一路上连身份证都没人查。

在背崩乡长呆的人可能会碰上部队的纠缠,三英的一些高级军官要求必须办理林芝军分区的介绍信(没有硬关系办不出来),有时不认边境通行证和其他介绍信,但也不会为难你,最多让你赶快离开背崩,下级军官和当兵的则很好交往,往往更通情达理。

摄影

大峡谷墨脱地区,多种多样的植被,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是各类摄影创作的极好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于摄影器材耐用性的要求比较苛刻。

首先考验器材的就是耐摔耐压。湿滑的路面,密密麻麻的原始热带植物,还有那些人头痛的滑坡和塌方区,摔跤是经常的事。建议你一般不要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不拍的时候就装进摄影包里去。即使这样,你也有连包一起摔的时候,除了包的防撞耐摔性外,这也考验相机的性能。

防潮性能也是绝对重要的,在部分地区降雨量高达4500毫米的墨脱地区,高温、闷热、潮湿将是你的相机、镜头和胶卷的大敌。

除非你愿意为此多请背夫,建议你最好不要带几套机器进去。那么多叮叮当当的玩意儿,除了让你担心不已外,重量也是个大问题。

推荐:
一台135单反相机,图的是用起来方便称手。
一台轻便傻瓜机,重量轻就不说了,抓拍恨快而且小机器不会吓着别人,还可以当后备机。
一只20-35的超广角,因为大于24毫米的镜头在部分地方是拍不了完整的拐弯的,比如“旁辛”拐弯一类。
一只闪光灯,昏暗的木屋内拍照必备。
足够的电池。
许多大小各异的防潮塑料袋。

绝对不带的东西:
各类以影像质量优良著称的定焦镜头和那些看起来就累的恒定大光圈镜头,它们的优点在大峡谷里全被唯一的缺点(重量巨大)给掩盖了。
如果不是有出版社等你的照片去出画册的话建议不要带120相机。

通讯

墨脱的通讯很困难,虽说已通电话,但要打通可不太容易。且县城里只有邮局、县政府和驻军有电话,要跟家里报平安只有跟他们联系。另外还可以发电报。在这里手机除了可以看看时间,也就没什么作用了。

墨脱县的邮局是不寄信的,每年开山季节,扛着几大包过期报刊和红头文件的民工们会附带捎上到达已久的信件进墨脱。那些报纸和文件会用到第二年开山时节。一个来回的信件在路途中要经历两次封山时节。有些驻守在墨脱或边境的新兵满怀激情地给家里亲人寄了家信后,等到异地再收到回信时,都可能是复员的老兵了。 

民族

门巴族

门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早在2000多年前门巴族的先民就居住在不丹、门隅一带。823年立于拉萨大昭寺前的那块著名的《唐蕃会盟碑》上就有有关门巴族的记载,那时的门巴族又叫贡若门巴。现在的门巴族大约有4万多人,大多数居住在印度非法占领的我国德让宗、达旺和都登等地,还有6000多人居住在墨脱境内,传统上把门巴族聚集的这些地区称作“门隅”。

门巴族的“创世纪”神话中,将自己的民族说成是天神和猴子的后代,这一点和藏族起源的远古传说几乎相同。最早的门巴人大部分居住在“主隅”(现在的不丹)地区,由于“白马岗”的种种美好的神话传说,居住在“主隅”的门巴人开始向那里大规模地迁徒。

据说最早进入墨脱的是“门堆朱巴”,即从“主隅”门堆村来的6户人家。他们历经艰险沿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来到了现在的墨脱地区并定居了下来。他们的举动引起了其余住“主隅”的大量门巴人的效仿,陆续有门巴人开始进入着神秘的“莲花盛开”之地。以贾班达哥为首的100多户人的迁徒,是他们不仅成为最大的一批外来者,还导致了后来大量的门巴人洪水般地涌入墨脱

由于峡谷内艰难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外迁来的门巴人和本地土生土长的珞巴族开始不断发生冲突,经过数次械斗后强龙压过了地头蛇,门巴人占了上风。这大概也是现在大峡谷内的门巴、珞巴、藏族三个民族中,门巴人的数量占多数,当地土生土长的珞巴人反而只占第二位的原因。

门巴人既信仰有着种种神秘的巫术的原始宗教,有信仰藏传佛教。佛教传入门巴地区大概是在12世纪,门巴人原来信奉的喇嘛教是噶举派,来到墨脱以后受管辖的波密土王强制改信了宁玛派红教,并建起了大峡谷地区内最大的寺庙仁钦崩寺。

门巴地区随然地处偏僻,向来远离西藏的中心卫藏一带,但是10世纪末期,意为门巴后代的出现却为门巴族历史和整个西藏的历史图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682年,藏族历史上一个杰出人物五世达赖喇嘛在拉萨的布达拉宫里去世。在他圆寂以前就有著名的密宗大师预言了转世灵童的出生方向和地点为香巴拉雪山西南的门隅地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出生在山南门隅地区的门巴族家庭里。

仓央嘉措的一生集才华横溢的诗人、神秘离奇的转世灵童、万方崇敬的宗教领袖和放浪形骸的翩翩情人、寻访猎艳的情歌大师等身份于一身,是藏族历史上最富有争议、最具有传奇性的历史人物。你一旦踏上了西藏的土地,就会亲身体会到这个悄然隐于历史中的诗人在西藏人心目中的总要地位。作为诗人的仓央嘉措,其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非常平民化,在西藏几乎可以是家喻户晓。无论是藏族人还是门巴人,无论是民歌还是情诗,很对人都能吟诵。说他是古往今来西藏第一文学家大师和情歌大师,应该是比他的宗教大师的头衔更能得到许多藏族和门巴人认同的。

无论是远古还是现代,无论是莽莽密林中的村落还是车水马龙的都市里,无论是什么民族,都是把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当成一件大事的。只不过都市里的人需要遮遮掩掩,而门巴、珞巴人是毫不隐藏的,险恶的自然条件逼使他们把种族的繁衍生存下去视为第一大事。门巴人和同在峡谷里的珞巴人一样对生殖力极为崇拜,这是人类社会里最原始、最普通的崇拜。在原始社会里,人口数量的多少是决定部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生得多,死的也不少”应该是原始门巴社会在“关于人口问题的白皮书”上作重点阐述的问题。由此,在门巴、珞巴族中形成了神秘性力崇拜、生殖器崇拜。在大峡谷里,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甚至寺庙附近都赫然竖立着雕刻形象逼真的男女生殖器的模型,而且还有许多跟生殖有关的奇特仪式。

这些奇特的仪式和风俗一代一代在大峡谷内相传,被许多外来的人类学、社会学家们称为古老原始图腾崇拜的“活化石”。

珞巴族

“珞巴”,意思为南方人,主要居住在林芝珞隅地区及相邻的墨脱、米林等县,是国务院于1965年正式认定的少数民族。人口达数十万,居住在西藏东南部起察隅、西至门隅、南达中印边界一带的广大珞隅地区和米林等县。珞巴族包含了二十多个不同的称呼的部落,如义都、扎那、博嘎尔、玛雅、崩尼等,部落下面又有许多不同的支系。

关于珞巴族的历史渊源,由于珞巴族没有文字,只能从各个部落的传说中去寻找。珞巴族大概是从高原东南部一带的古老群体的一支或数支繁衍而来的。珞巴族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无论是藏传佛教还是西藏本土的宗教苯教,他们都不信仰。珞巴族崇拜自然神力和鬼神,信仰更多的是一些原始的巫术。

珞巴人居住的珞隅地区位于北纬27℃至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动植物资源丰富,因此珞巴人们也“因地制宜”以精湛的狩猎技术闻名。

一般珞巴猎人狩猎多用弓箭,每个珞巴成年男人都有一副自己心爱的弓箭。因为从小孩的时候就开始练习射箭,所以每个成年男人都有一手几乎百发百中的射术,被箭射中的野兽,一般见血后不足百米就会毙命,那是因为箭头上涂有用“阿姆”(一支篙)和“果比”(过江龙)等植物汁液制作的剧毒药粉。

据说配制这种剧毒是既危险又很讲究的,除了要在远离人群和住宅的偏僻野外,制毒都自己还要站在上风处,并以衣衫遮蔽口鼻。检验配制毒药药效的方法也很有趣,要先抓一只鸡来在腿上砍一刀,撒一点药末上去,然后奋力将这只倒霉透顶的鸡抛向天空,如果鸡落地即死那就说明配制的毒药药效达到了要求。除了毒箭以外,珞巴人还有地弩暗箭、暗套、铁钳等多种让人和动物都防不胜防的捕猎机关。

田间地头的耕作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那田里生长着玉米,鸡爪谷是酿黄酒和白酒的重要原料,而珞巴无论男女都是不可一日无酒的,有时候这些酒更是被当成解渴的饮料,凉白开来喝的,据说一年的粮食收成里有一半变成酒了。你要去到珞巴人家里,宾主都是一人一酒瓢在手。你要喝一口,一直端着酒站在一边的女主人马上就给倒上,总之是务必让你的酒碗内是满满的才能表示出主人对你的热情和欢迎,直到你一醉方休。不过放心。你真要喝醉了主人会很高兴的,那表示你看得起主人。

墨脱魅力

身心的苦旅
对于只想要悠闲度假的游人来说,墨脱是完全没有吸引力的,因为走在去墨脱的路上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只有艰苦,天气的恶劣,路面的崎岖危险,恼人的昆虫……这一切,只对于想要狠狠自虐的人有意义。

生物的天堂
这一带是中国少有的热带丛林,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很相似,水量充沛,动植物也丰富,一路上可以欣赏到壮观的雨林美景,还有咆哮的雅鲁藏布江相伴左右,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身体了。

解读墨脱

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的我国境内最后的一个县,也是西藏东南部最为偏远的一个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三万多平方千米(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属于墨脱县的两万多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一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居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

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因为属喜马拉雅山东侧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墨脱县四季如春,气候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高原,它的高度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它的周围砌着高耸的雪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风挡住山外的一切资源,再加一条边境线的圈围,切断了它的视野,并把它降到了井底。

墨脱县是中国大陆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惟一不通公路的县,人力背夫是这里唯一的运输方式;当地人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原始生活;石锅和筷子是运出大山的仅有商品。

因为墨脱县的一切物资都是靠人背畜驮,这里物价较高。自墨脱解放以来,政府曾选定了5条修路路线,并付诸了行动。但因多方原因,最终未能让汽车顺利驶进墨脱,如今也只能分季分段通车,而且很难保证通行。许多专家经多年勘察,得出的结论是: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加之墨脱的气候潮湿多雨,使得墨脱实现通车的愿望困难重重。

扎墨公路(波密县扎木镇——墨脱)全程141公里,这条1994年耗巨资修成的公路,只开进过一辆汽车,公路也就宣布报废,而这辆车开到墨脱后就成了永久的“文物”。如今公路上已长满了灌木和杂草,许多路段路基已坍塌,有的地方已成了巨大的滑坡面,路上架设的桥梁仅剩下一些锈蚀的钢架,墨脱如今仍旧保存着人背牲口驮的运输方式。

不过,新世纪传来好消息,据说墨脱的公路建设已被列入国家“十五”重点规划,这一次预计投资7-8亿元,重点攻克塌方和泥石流的问题,争取5年内建成通车,一定要让墨脱人民过上交通便利的幸福生活,让他们带着孩子走出山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佛之净土白玛岗的墨脱

墨脱古称“白玛岗”(白玛岗现为墨脱县城的所在地),藏语意为“花朵”。这里是藏传佛教信徒向往的莲花胜地。传说中这里有不种庄稼吃不完的粮食,不养牲畜喝不尽的牛奶,山上布满古树,花朵大得人可以睡在花心里,还藏有打开通往极乐世界神门的金钥匙……

宗教传说增加了白玛岗的神秘感,这里成了区内外远近闻名的朝拜圣地,一批批虔诚的信徒抛家舍业,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路途艰险、湿热环境、劳累困顿使沿途不时有人倒毙……

墨脱原本不是门巴人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门巴人在近一两百年前开始东迁,凭着勇气以及对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里迢迢来到白玛岗。他们并未找到传说中的极乐世界,却在这块富饶之地建立村寨,定居下来。门巴族的“门”是指门隅,“巴”藏语指人,藏语“门巴”就是生活在门隅地方的人之意。

路途凶险,一年大半与世隔绝

因为地势隐蔽,墨脱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自己的双脚长途跋涉、步步丈量。

通往这天堂般美丽地方的道路如同炼狱,江两岸山壁陡峭,深谷中江水汹涌,许多路段是在峭壁上凿成的天险,一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万丈深渊;山口处不分冬夏都是白雪皑皑,沿途猝不及防的雪崩、骤雨、飞石、泥石流诸多艰险,每年因为迷路、雪崩、滑下山崖,付出生命的时有所闻。

出入墨脱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米林县派乡翻越多雄拉山口,沿多雄拉到墨脱的背崩乡后,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公里,步行需4天时间。这条路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条是从波密县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公里。由于嘎龙山的阻挡,这条路只能在每年的8-10月初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才能通行到80公里处,然后步行两天到墨脱县城,正常情况下步行约需5天时间。

水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

墨脱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除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捌弯瀑布外,有高达四百战百公尺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崩瀑布,有银丝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

因为水量充沛,动植物也是十分丰富,墨脱是世界罕见、我国少有的特殊林区,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垂直带状分布明显,在短短40公里的水平距离内,几乎分布着寒带至热带的所有植被类型,境内还有孟加拉虎、牛、长尾灰叶猴、大犀鸟等珍稀动物。
12
喜欢 喜欢 喜欢 喜欢 喜欢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旅行者精英群
143645543 周一至周日:不定时通过

徒步网由一群喜欢户外的驴友共同建立的一个驴友论坛。我们推崇自由的旅行方式,用双脚丈量世界!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0-2019 徒步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徒步网 ||关于我们

GMT+8, 2024-5-5 05:28 , Processed in 0.033978 second(s), 16 queries .

返回顶部